最近,小品艺人巩汉林发布了一条与儿子合拍的段子,戏弄了近期男足输球风云。前国足队长冯潇霆对此进行了回应,两人在网上隔空对战,日前连相声艺人冯巩都下场参加战团。足球、相声、小品三者混战。
说起来,这三者中,相声呈现最早,具有现代风格的相声在晚清时就呈现了。我国现代足球的来源是在1924年,这一年景立了我国男足,1931年参加国际足联,迄今将近百年。而小品呈现最晚,1983年在第一届央视新年联合晚会上严顺开扮演的《阿Q的独白》,初次运用了“小品”这一扮演方式。
这三者中,以相声与足球恩怨最多。能查考到的最早呈现足球内容的相声是《球场上的丑角》。那仍是在1961年,我国八一队和朝鲜队有一场足球赛,我国队1比2输了。但球迷以为朝鲜裁判不公。竞赛完毕后,围在门口不让裁判员出去。周恩来总理指示马季,写一段挖苦体育场上只争成果,不讲风格的相声。马季用两个晚上就写完了初稿。
但这段相声是挖苦足球流氓的,和球员关系不大。
进入新时期今后,足球商场火爆,为相声小品供给了不少精彩的资料。不论赛场上输赢怎么,国足成了相声小品喜爱提及的目标。至所以挖苦仍是赞许,这彻底取决于国足的成果。
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其时的国足仍是亚洲一流强队,在汉城奥运预选赛上完胜日本闯入决赛圈,1988年亚洲杯殿军。但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,他们尽管制作屡次射门时机却无功而返,终究输给了泰国。
在接下来的春晚上,冯巩和牛群协作了相声《亚运之最》。
冯巩:“什么最香?”
牛群:“亚运村饭菜最香。”
冯巩:“什么最臭?”
牛群:“我国男人足球队临门一脚,那脚最臭。”
冯巩:“什么话最伤人?”
牛群:“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,我国足球队脚太臭,不如回家卖马铃薯。”
冯巩:“什么话最感人?”
牛群:“主教练高丰文和他的队员们说出话来最感人,是咱们伤了球迷的心,只需他们解恨,就把咱们拉出去打一顿,打个皮开肉绽,只需别把咱们打死,由于咱们还要踢球,还要为祖国尽一下咱们的菲薄之力啊。”
这段相声对国足既有贬又有褒,特别是终究这句话,也算是强势为国足挽尊。
笑林、李国盛相声《超级足球赛》
1997年,国际杯亚洲十强赛,我国队只需赢下终究两场相同就可以出线,但终究没有把握住时机。在春晚上,宋丹丹和黄宏伙伴扮演了一段小品《回家》。
黄宏:你说这一年,看完甲B看甲A,最可气的国际杯,天天喊着要出线,到终究,狗带嚼子——瞎胡勒。
这句台词获得了满堂彩。那是整体懂球的和不明白球的球迷的表达愤恨的心声。
这么多年,我国男足成果欠好的时分居多,挖苦之声居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。
在1998年春晚,牛群冯巩相声《坐收渔利》:
冯巩拉洋车:“嘿!就这速度,我还真找着一点顶峰的感觉。”
牛群:“没错,我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啦!”
在2008年春晚,赵本山、宋丹丹和刘流协作小品《火炬手》:
刘流:“奥运会上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挂心?”
宋丹丹答:“足球!”
刘流:“什么运动看着更挂心?”
宋丹丹:“我国足球!”
此外,这些年,咱们在相声中还听到不少戏弄国足的声响,如“咱们不进球,咱们仅仅足球的搬运工”,“一支足球强队的标识,那就是它的成果是安稳的。放眼国际足坛,可以做到这一点的,只要我国男足”,“我国男足专心输球30年,一向被仿照,从未被逾越”等等。
这些年,也有男足球员出头“应辩”,质疑相声小品艺人“对足球了解多少”“看过球员流汗流血吗”,但由于成果欠安,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。
冯巩、郭冬临《旧曲新歌》
与男足比较,女足的成果要好许多,所以听到的赞许之声也居多。
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,我国女足半决赛反转绝杀巴西队,终究夺得一块银牌。这是我国足球迄今为止最好的成果。
在当年春晚上,冯巩和牛群再次协作相声《两个人的国际》。
牛群:知道为什么我国女子足球队这会在亚特兰大只拿到一块银牌吗?
冯巩:为什么呀?
牛群:由于足球场上少一个男的。
冯巩:哦,那知道为什么男人足球队这些年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吗?
牛群:为什么?
冯巩:由于绿茵场上少十一个女的。
1999年女足国际杯,我国女足夺得亚军。在接下来一年的春晚上,冯巩和郭冬临用一段大鼓献给女足:
你看这个球,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啊,狗不理的包子它没有这么圆。刘爱玲,要接扁担,让孙雯歇会抽袋烟,孙雯说,我起脚就要把门射啊,射完门,咱再抽烟呐。孙雯这只脚那是威力无边,它两端窄那个当不间宽,不搁上球,它也不颠,搁上了球,是两端颤那个当不间颠,多刁的视点也射不偏呐。
2月6日,我国女足再夺亚洲冠军,而我国男足依然深陷泥潭。重听冯巩牛群的这段相声,居然和现状并不违和。
细数相声小品与足球的恩恩怨怨,最经典的还有郭冬临的快板。
那是2001年,国足初次打入国际杯决赛圈。在《台上台下》中,郭冬临用快板唱出了经典台词:
“竹板这么一打呀,其他咱不夸,夸一夸,我国足球总算出线啦。”
2001年,到现在20年了,我国男足什么时分能再次打进国际杯决赛圈,让郭冬临再夸一夸呢?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
校正 徐珩